這才是正式的第二學期
我怎覺得好像已經讀很久啦?(其實大家看到我也都這樣說)
其實照理來說這已經是我的第三學期了
因為暑假我們用六週上了人家一學期的課呀呀呀!
這篇文章是來記錄一下我覺得「相較輕鬆」的第二學期~
因為這個學期只有三個科目 實證護理學、內外科護理學、婦嬰護理學
看看上學期那滿滿的課 這學期只有這樣真的很輕鬆欸!
開學前小老師們就幫我們訂好課本了
好讓我們開學第一週就有書可以用
看到內外科課本我整個是大爆傻眼 ☉___☉
夭壽喔!怎麼這麼大本,還兩本!!!
比百科全書還大哈哈哈
結果課一上發現,還真是百科全書沒錯欸
所以那麼沉重的科目晚點再說
介紹的科目排序是 實證護理學 → 婦嬰護理學 → 內外科護理學
一、實證護理學
一般四技的同學們好像會先修一個研究概論
但學校預設了我們學士後的學生在之前的大學就修過了研究概論
所以就直接讓我們上了實證護理~
殊不知我們班都是文組的孩子,修過研究概論的不超過五個人
老師在如此晴天霹靂的消息下特別花了一堂課幫我們介紹一下「研究」(大大佛心)
讓我們了解研究這玩意兒的一些名詞,數據怎麼看,有哪些研究方法等等
不過以我這個文組的人來說
我覺得只要有心把數據看懂、英文看懂
其實不會很難!
但我個人的優點就是邏輯還不錯 所以我覺得不難
而且一學期下來真的上得很紮實~
更了解實證的過程是什麼唷!
那上實證的目的是什麼呢?
● 學會判斷寫作業時引用的文獻是不是有價值的文獻
● 到臨床在聽學姐報告實證的內容完全可以懂!!!
● 護理系最後一哩路實習的作業就是寫一篇實證報告喔
● 以後當護理師,自己也要寫才能升N1
二、婦嬰護理學
婦嬰護理學就是以前說的「產科」
只是因為照顧的對象不是只有生產的媽媽,還有剛出生的小baby
所以就融合起來稱為「婦嬰護理學」囉!
婦嬰護理學的課室教學我覺得很有趣
會發現自己對於「生產」的認知完全就是來自三姑六婆的概念
其實現在經過研究在照顧上已經有很大的不同
從懷孕期間到生產過程到產後照顧
有好多好多對媽媽友善的護理措施有待我們學習
技術考的內容是母乳哺餵跑檯!
有五種哺餵母乳的狀況題來測驗我們實作的能力
進到病房時完全不知道媽媽會有什麼問題
我的狀況題是媽媽說「寶寶都不吃我的奶,是不是我的奶不適合他?」
然後我就要提供媽媽護理指導,並且協助她親餵母乳~
考試之前也是很緊張,但後來去到醫院就知道,媽媽還真的都是在問這些問題!
實習的部分之後再寫嚕
三、內外科護理學
內外科護理學兩大本書真的是超級厚
翻翻內容其實也可以了解為什麼它會這麼厚啦
它每個章節內容講了
人體各個系統的構造、疾病、醫療處置(手術、藥物)、護理問題、護理指導等等
總之就是一本護理百科全書!
老師上課的過程除了講解身體各個系統的學理之外
也舉了很多實習過程或是她以前當護理師時遇到的例子
就會覺得當護理人員真的會遇到各種狀況
你只能不斷不斷的充實自己 才能給病人最好的照顧
所以之後我是不會賣掉內外科課本的哈哈哈哈
以後上班可能還得用它!
至於為什麼說第二學期有專業感呢
因為經過了基護實習之後
我們對於醫院跟護理有個更進一步的認識
在課室學習的時候會更加知道自己學習的方向
實作的過程中也會更認真的練習
才有能力去應付臨床病人可能會有的問題
許多操作上也越來越有信心了:)
[ 後記 ]
天哪 寫完這篇文章
我只剩下一年就畢業了耶
真的是越來越混水摸魚
昨天遇到一個小學學妹告訴我她也正準備要報考北護學士後
然後莫名其妙她也有看過我的文章哈哈哈哈哈真是太巧了
所以我要繼續認真寫
讓需要的人了解我們整個讀書的過程
讓有理想的各位也有機會翻轉自己的人生!